下载APP

【白夜谈】生气也是冲动消费的一种

RMHO
文化 2022-07-13
文化 > 【白夜谈】生气也是冲动消费的一种
收听文本
0:00/0:00

上周的时候,我和一位朋友因为一本书吵起来了。

那是一本类似访谈记录的小本子,名叫《碧曲口述》。因为题材比较特殊,原谅我没办法描述太多书里的内容,只能大概给个宽泛概念:这是一本地下出版物。

所谓地下,一般就是指没能拿到出版总署批准书号的“秘密”产物。当然这么说有夸张的成分在,因为实际上拿不到书号的原因有很多,可能是不符合出版条例,也可能是由于出版社书号不够、私人赠送不需要书号、作者经费不足等等。

大学室友就送过我一本他自制的诗集,当然也是没有书号的大学室友就送过我一本他自制的诗集,当然也是没有书号的

由于这些书都未经过统一审查,所以质量大多参差不齐。有时候在里面挑挑拣拣还是挺有意思的一件事,尤其是支持的作者还能直接获得全部的经济收益,多少也让人挺欣慰的。

只是相比在正规渠道上架的书籍,地下出版物也常常有许多问题:盗版、印刷质量低下、定价过高等等。

《碧曲口述》就是这个样子。去年年末我看到这本书的消息时,苦于网上信息不多没敢直接下手。直到听说它会在附近的一个大型书展线下出售,才准备好了钱直奔现场,打算符合心意的话就直接买一本回家。

结果那天在人挤人的会场里兜兜转转一下午我才找到摊位,拿到书的一瞬间我就失望了。

其实书本身的装订和设计都挺不错,只是我真的没有想到定价五十元一本的书只有巴掌大小、一百来页,耐心看了几页内容之后就更失望了。我本以自己看到的会是相关行业的切身观察和角度独特的体验,没想到实际的形式更像魔改版的职场小说。

我理解对于艺术来说,观点和启发性有时候会比内容本身重要,但巨大的心理落差还是没办法让我接受现实。最后我转头去另一个摊位买了美术馆出版的两大本座谈记录——才150元。

我原以为这事就这么结束了,但朋友提起这本书时却觉得它极好,于是我们俩展开了数十个回合的辩论。只是没有看完书的我越辩越词穷,最后只好约定等我买回来看完再继续下半场。

一边吵架一边下单一边吵架一边下单

照朋友的说法,她从这本书上读到了来自口述者的生命力,而我由于对于本人的感受不感兴趣,反而是“最好的口述应该是怎么样”的价值判断压过了一切。

冷静下来之后,我试着不抱任何期望地把书完完整整看了一遍,内容不是很多,花了半个小时就看完了,最后得出的结论并无变化——这是一本非常优秀的魔改职场小说,但仍然是一本职场小说。

等我回去跟朋友汇报的时候,她估计也对这场辩论彻底失去了欲望,只是感叹一块钱一页纸的书,我为什么不去买两百包辣条,起码还能过过嘴瘾。

这种感觉真的很难形容,在和朋友们相处的多年中,我几乎很少会因为什么事情而跟人争执到要花很大精力去证明自己的观点。尤其是花这么高的成本

除了我真的有人会付款吗?除了我真的有人会付款吗?

其实这也没什么,只是有点亏。反思了两三天之后,我也放弃了再继续追究,毕竟买都买了,辩论最终也没有结果,只是又一次证明了人类沟通的无效性。

这事最后能给我留下有价值的东西,只有一本转手说不定可以小赚一笔的本子,还有下次别再冲动消费的教训。

顺便提一句,我最后在豆瓣里给这本书打了两星的评价(在一众四五星里),一颗辛苦分,一颗给我失去的169元。

幼稚!幼稚!

在上海41度的高温下当志愿者回到家后遇到这么难画的夜谈,本来想放弃,但考虑到我一向良好的口碑,就还是坚持画出来了!——CaesarZX在上海41度的高温下当志愿者回到家后遇到这么难画的夜谈,本来想放弃,但考虑到我一向良好的口碑,就还是坚持画出来了!——CaesarZX


展开全文

扫码关注

游研社公众号

小程序

游研社精选

19
快速评论
热门评论
全部评论
评论时间
查看全部评论
  • 首页
  • 下一页
  • 页 / 共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