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没人比亚洲孩子更懂Emotional Damage

照月
趣闻 2022-03-27
趣闻 > 没人比亚洲孩子更懂Emotional Damage
收听文本
0:00/0:00

笑着笑着就哭了。

大概是这两年,互联网上流行一个用来形容情绪化、伤心、难过的词,叫“emo”。

这个词是英语中emotional(情绪化)的缩写,原本指的是“Emotional Hardcore”(情感化硬核),这是上世纪末兴起的一种地下摇滚风格,表演者会做出一些情绪化的表现,例如发怒、落泪等,因此得名。

进入本世纪,这种音乐风格逐渐与主流融合变得大众化,“emo”这个词也延伸为网友们倾泻负面情绪的万能答案。无论我们是在事业上失意还是在情感上受挫,变得丧了、伤感了、抑郁了、颓废了,“网抑云”了,总能用“emo”一言以蔽之。

到了今年,我们在国内外的搜索引擎或视频网站搜索“emo”,联想结果还会出现“Emotional Damage”。这个短语直译为“情感上的伤害”或者“精神创伤”,仿佛困扰我们大半年的“emo”不但没走,反而更加严重了。

幸好这两种说法之间并无因果关系。与“emo”伤心一整夜的长痛不同,“Emotional Damage”是突如其来的短痛和阵痛,比喻在某个瞬间或某个细节面前的破防。

从国内到国外的社交媒体与视频应用,许多人都用上了这句话,而伴随他们“Emotional Damage”表情包所出现的,一般是下面这张破了大防的大方脸。脸的主人左手握着游戏手柄,右手拿自己的拖鞋使劲往地上摔,摆出一副难以置信的滑稽神情。

如果你很幸运刷到了视频,还能听到他用一种独特且浓郁的口音喊道:“椅哞身脑呆妹纸”(Emotional Damage)。虽然不知道他的口音源自东南亚还是我国东南沿海,但这种口音相当魔性,倘若多刷几遍,以后你说英语时多半也会被这种口音不由自主地带偏。


1

这个人叫做Steven He,是一名华裔爱尔兰演员,也是一名拥有超过450万粉丝的视频博主。他破防的片段,出自2021年9月22日发布的视频《当“亚洲人”是一种游戏难度》。这部视频在Youtube拥有了超过3300万次的播放量,是他迄今为止播放量最高的视频。

B站搬运的版本也有百万级别的播放量B站搬运的版本也有百万级别的播放量

根据游戏作者的“自述”,“亚洲人”难度是专为那些“花了五分钟速通游戏还怪游戏太简单的五岁亚洲小孩”所设计的,他无法理解为何“亚洲人”打游戏那么厉害。

于是,“亚洲人”难度充满了作者的恶意,任何要素都有可能让游戏结束。宫崎英高的《艾尔登法环》起码有根血条,而“亚洲人”难度更像《魂斗罗》,玩家操纵的角色似乎有着碰到不干净的东西就会死的严重洁癖——

踩到树枝会崴脚而死,接触到飘落的树叶也会死,被太阳晒得太久一样会死,玩家必须及时按键予以格挡。

屏幕上会用红色大字高亮显示角色的死因,比起《只狼》中单一的“死”字,嘲讽效果还要更胜一筹。好在这游戏给尸体准备的“布娃娃系统”跟GTA一样出色,角色死亡时宛如失去骨架一般软塌塌瘫倒在地的样子特别喜感。

但蠢蠢的死法并不能抵消无法通关带来的挫败感。游戏的BOSS是一位不知跟你有什么血缘关系的阿姨,使用的招式是寄宿在言语中的精神攻击,刚开口就令人难以招架:“你啥时候变得这么胖了?”假如这句话没能格挡住,角色就会因Emotional Damage而死。

Steven继续展示了游戏中各种荒唐的死法:“社交焦虑”“思考过度”“感到失望”“忘记呼吸”“呼吸过头”“食物太干”,甚至因为“椅子太软”,舒服而死。

《当“亚洲人”是一种游戏难度》系列共有四部视频,续集尽可能完善了这部虚构作品的更多细节,以及“亚洲人”难度中更多离奇的死亡方式。

例如,玩家角色的腿脚比《巫师3》的杰洛特还不利索,仅是从台阶上走下来就会受到“坠落伤害”而死。过场动画中玩家角色会被NPC随手丢过来的武器砸死,除非在此之前摄入补充生命值的道具防止一击必杀。

后来,这部游戏在“亚洲人”难度基础之上新增了“中国人”难度。玩家要面对的BOSS是“邻居家的孩子”,和上面那个远房亲戚一样,他的第一句话就会给玩家角色造成威力巨大还难以愈合的Emotional Damage,尽管他只是自报了下家门:美国哈佛大学法学院毕业。

“究极破大防”“究极破大防”

最终,Emotional Damage这个词本身超越了人种的局限,变成了最高的游戏难度。

玩家扮演一名杀手,任务是潜入到达一棵大树后面,举枪射杀某个重要人物。听起来简单,但这个杀手会笨到撞在树上一头杵死。

到了指定的树下也不算万事大吉,要是没藏好自己的身体,就会惊动目标,导致任务失败。玩家藏好身体之后,目标会假装树后有杀手,发出一通连珠炮般的嘲笑,看似在嘲笑杀手,实际上在嘲笑屏幕前的玩家。

Emotional Damage难度还会结合玩家本人的事业和情感情况,量身定制有针对性的精神攻击,像是不敢跟女孩搭讪,找不到女朋友;脑子太笨,考不上哈佛,顶多混个文科学位,等等。尚不及玩家骂出“椅哞身脑呆妹纸”,杀手已经先于本人一步,气到破防,暴毙而亡。

2

如果说这些搞笑视频中致敬多部电子游戏的细节和衣服上因数次倒地累积的尘土,体现出Steven对游戏与表演的热忱;那么诸如“亚洲游戏”“邻居家孩子”等笑点的引用,能够证明Steven足够了解“亚洲人”,至少是在西方人刻板印象中的“亚洲人”。

Steven在2019年开设了自己的视频频道。2020年8月,他第一次将“亚洲人”应用在自己的视频标题里。在老外的印象中,亚洲人的数学一定很好,没有使用计算器的必要,而这部视频的名字,就叫“为什么亚洲人不会用计算器”。

因为会被家长打因为会被家长打

这部视频时长仅1分钟,却是Steven第一部突破百万播放量的视频。Asian(亚洲人)这个词在外网就像财富密码,Steven只要把这个词加进标题,就会获得远胜过其他视频的播放量。

Steven显然打算“一刻到底”。他制定了一整套“亚洲家长”与“亚洲孩子”的人设,充分发挥自己一人分饰多角的能力。

根据设定,“亚洲孩子Steven He”英语很标准,是视频频道的运营者;用“亚洲”口音大骂“椅哞身脑呆妹纸”的人,其实是“Steven他爸”,也是Steven频道真正的主角。

“Steven他爸”是知名品牌“老北京玉米罐头”的代言人与创始人,尽管他的口音会把“Beijing Corn”说成“悲京空”。

作为老一辈人,“Steven他爸”最爱倚老卖老,夸大自己的当年勇:“我上学的时候,每天要走20英里(约32公里),来回都是上坡路,一天走26小时,还仅用一只脚,我的另一只脚当时在创业……”“每天早上我都要和两只狮子殊死搏斗,现在这两只狮子在给我报税……”

“Steven他爸”惯用“打压式教育”,把Steven称作“废物”(Failure),自称他的专业是“废物管理”(Failure Management)。但凡Steven在学校的任意一科成绩拿了B级而非A级,“Steven他爸”就要对儿子好一通数落:“你是个A-sian,不是个B-sian!”

一些证据表明,这句话并非“Steven他爸”独创一些证据表明,这句话并非“Steven他爸”独创

“Steven他爸”会体罚孩子,最顺手的武器是他的拖鞋,据说这套“鞋法”传自他的祖母。拖鞋近战远程皆宜,出手迅速高效,堪称“中式居合”。但他不总是主动出招,有时只是举起拖鞋威胁道:“我要把你送去见上帝”。

他的功夫亦不拘泥于拖鞋,手边的任何物品都能当成投掷物,以百分之百的命中率砸在倒霉孩子Steven的脑袋上。

《Steven的成长》《Steven的成长》

在“亚洲家长的惩罚方式”系列视频中,“Steven他爸”指出,不但要给孩子造成身体上的伤害,也要兼顾“椅哞身脑呆妹纸”。其中一种方式是,在超市购物时让身无分文的儿子独自排队,自己闪到一边,享受儿子一步步靠近收银台时脸上浮现出的焦虑、恐慌与绝望。

“Steven他爸”擅长在不吐脏字的前提下把辩经的对手说到无地自容,这种能力不单适用于自己的儿子。他会对着家里捣乱的幽灵讲道理,痛斥“你唯一吓人的地方,是你连工作都没有”;圣诞老人来到他家,他说家里没有招待圣诞老人的牛奶,建议他“多喝热水”。

唯一能让“Steven他爸”积点口德的场合,大概只有和亚洲邻居攀比时展开的“面子大战”。这时“Steven他爸”要拿出吹嘘他当年勇的水平,来吹捧儿子的成就,例如“用58秒煮好一份1分钟速食米饭”。

“效果拔群”  翻译:B站@辞小G字幕组“效果拔群”  翻译:B站@辞小G字幕组

3

凭借“Steven他爸”这一典型的“亚洲”家长形象与洗脑口音,Steven把“Emotional Damage”和他这张方脸紧紧绑定在了一起,在国内外的许多观众眼里,“亚洲人”刻板印象就是他的基本盘。

然而Steven在视频中呈现并夸张化的“亚洲印象”,并不都是“刻板印象”;就算有“刻板印象”亦无妨,毕竟刻板印象也有好坏之分;一些印象比较负面,却也很有可能符合真实情况。像是针对某个地域、基于某些人的不幸书写的“地狱笑话”,并不会出现在他的视频里。

“Steven他爸”的“宽于律己,严以待人”,的确会让一些国内观众感受到Emotional Damage。但类似的“亚洲式家长”案例,在我们的生活中完全不乏典型,有些例子可能还取材自Steven的亲身经历。

“Steven他爸”旅游时喜欢四处拍照留念,对一些完全称不上美观、甚至算不上景点的事物情有独钟,还要拿它们当背景板,把自己和孩子一起拍进照片里。一想到自己的父母旅游时同样在疯狂拍照,我们也难免对Steven那不情愿的样子感同身受。

“不到电线杆非好汉”“不到电线杆非好汉”

“Steven他爸”小气如葛朗台,只要有讨价还价的余地就绝不姑息,从不错过任何一次电商促销活动,吃自助餐时也总是盯着最荤最贵的菜。

可是碰到特别想要的东西,例如劳力士表和名牌大衣,他就表现得异常大气,预算不够时巴不得挪用儿子过年时的压岁钱——很多情况下,我们的压岁钱好像也是这么没的。

“Steven他爸”还会表现出“双标”的一面。他前一秒还在给自己的儿子强塞各种生猛海鲜,后一秒却突然皱起眉头:“你怎么这么胖?”

一听说儿子有了女朋友或者女性朋友,他先是会说:“你没时间泡妞,你要做好功课”,然后会问:“你们什么时候结婚啊?”

他时常念叨儿子的视频频道跟他本人一样废物(Failure),也时常言行不一,执意要把儿子的Youtube奖牌抱走,拿去跟其他人炫耀。

也许是受到内敛的儒家文化影响,“亚洲式家长”不愿袒露自己的真实情感,进而对自己的子女展现出无比矛盾的双重标准,不能说坏,有时却真的很烦。

不过艺术创作终究只是艺术创作,我们的家长大概不会像“Steven他爸”那样,对自己的教育方式做出如此明确的解释:

“我们从来不去鼓励孩子,总是拿他们和更好的人进行比较,这样他们就会永远觉得自己不够好,然后他们就会通过不断超越别人的方式,让他们觉得自己并非一文不值……”

走向独立的我们从事各行各业,也面临着各自不同的人生挫折;但人生中最初几次的Emotional Damage,基本都来自与我们朝夕相处,却和“Steven他爸”一样,可爱却又难伺候的“亚洲家长”。视观众的阅历差异,Steven的视频会造成“笑死”或“破防而死”等多种后果,也可能令我们不自觉间陷入这样的思考:

假如我们也会有成家立业养育孩子的一天,我们该用怎样的方式教育孩子,让他们的成长之路少承受点我们至今还记忆犹新的Emotional Damage?

只可惜,我们中的许多人,目前可能没有组建家庭的潜在对象,亦或者缺乏维持家庭的硬实力和软实力,仅是成家立业这种假设本身,恐怕已经成了一种Emotional Damage。


展开全文

扫码关注

游研社公众号

小程序

游研社精选

57
快速评论
热门评论
全部评论
评论时间
查看全部评论
  • 首页
  • 下一页
  • 页 / 共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