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概在数月前,我在某个网站上撰写了一段关于《仙境传说》的故事。《仙境传说》,也就是RO,是一款古早的游戏,我并没有期待有多少人会去看它,然而,就是这样一则自娱自乐的小故事,让我和一些其他游戏的玩家产生了不太愉快的交流。
简单来说,我的故事被一些玩家认为是他们所玩游戏的衍生同人,并给予了“私人设定OOC(脱离原著设定)”的评价,当我解释说这是一款仅国服就有17年历史的老网游时,对方的反应是:
“哦,但是推老网游能不能别把我们游戏的特色设定随便拿来用。这个角色我非常喜欢,我不希望她被碰瓷”
我一时间不知道说什么好。
这个所谓的设定碰瓷是指一名 “失去记忆但依然保持生前习惯,努力锻炼和记日记”的僵尸少女。
这个设定早在《仙境传说》的“宠物情人”版本(2003年),就被作为游戏魔物“僵尸”的基本角色设定。在2007年的C72上,还被同人游戏社团春风亭工坊以“RBO-大盛白目帐”的解说方式增加了更多细节,比如原本的体育锻炼变成了男孩练八极拳、女孩练柔软体操之类很私人化的设计……
而上面说到的那款游戏里,也有精确到“柔软体操”这个词的类似描述,所以被认为是“撞梗”也不奇怪。
但我并不想说那款游戏涉嫌抄袭《仙境传说》。
一方面,《仙境传说》的僵尸人设本身就有更早的来源,并且官方很早就指出了这一点:人气魔物“僵尸”和“妖道”明确参考了卡普空《恶魔战士》中,泪泪的主副机配色和姐妹人设。而“依然觉得自己还活着的僵尸”则来自林正英的系列影片。
说起来,《仙境传说》也算是一只知名缝合怪了。
游戏公布之初,有人开玩笑说《仙境传说》是一款韩国产的日式游戏集大成者——吉祥物波利和大嘴鸟,分别致敬了《勇者斗恶龙》的史莱姆和《最终幻想》系列的陆行鸟。虽然游戏本身有原作漫画,但不少核心要素与漫画几乎无关,反而是更接近这两个日本前辈……
RO中的波利
游戏后期的剧情中,还有更多的缝合内容——卡普空绝对是《仙境传说》开发商的重力社最喜欢的厂商,在RO新时代的原创故事中,有一段围绕雷根贝勒生体研究所产出的关键剧情。这个研究所的名称雷根贝勒(Regenbrella),其实是德文词Regenschirm和英文词umbrella的再组合——也就是大名鼎鼎的保护伞。
因为在日本的高人气,这一剧情还在近年被日方运营漫画化
上面这些“原作知识”几乎都是《仙境传说》核心创作团队自己“科普”出来的。无论是RO之父金学圭,还是后来接任的其他几任策划,都在官方访谈、玩家对谈甚至公式书里,自我调侃他们对于日式游戏的喜爱和致敬。
日本在后来也成为了《仙境传说》亚洲浪潮中最先沦陷的区域。《最终幻想14》诞生之前,《仙境传说》曾经一度是日本MMO同人创作的巅峰。著名同人画师tony、朝凪的处女作都是《仙境传说》的同人,《刀剑神域》的作者川原砾也提到过,他在故事构架上也参考了自己游玩《仙境传说》的经历。甚至在2014年,《线上老婆不可能是女生》还直接把《仙境传说》中的著名城市普隆德拉“复刻”到了动画中,让老玩家们激动不已。
更难能可贵的是,官方的坦荡和真诚最终造就了更加亲密的玩家群体。在游戏的巅峰时期,出现过海外玩家试图通过分析“被致敬对象”的剧情,来猜测《仙境传说》后续更新的搞笑桥段。不少玩家也通过《仙境传说》逐渐成为了那些“被致敬游戏”的玩家,笔者就认识不少通过《仙境传说》了解到FF6,最终喜欢上最终幻想系列的玩家。
《仙境传说》也在之后成为了不少游戏的学习对象。Q版像素角色曾经在韩国本土和中国引发了一场Q版网游潮流,《仙境传说》自己也在东南亚建立了非常好的口碑,以至于后来的各路《仙境传说》手游,在进入东南亚市场时都顺风顺水。
所以,缝合其实真的没什么。有的时候,坦荡的处理和认真的制作最终也会收获玩家的认可,后来的游戏对前辈进行学习和参考,本来就是正常的事情。
然而,当下的舆论环境已经和过去截然不同。这次短暂的同人文风波里,当我告诉对方,这个僵尸的设定来自于2007年甚至更早,这些玩家的态度立刻变成了“那这个僵尸的设定难道就是你们家独有的吗”,仿佛默认了我要指责这款游戏抄袭,如同惊弓之鸟。
在《仙境传说》还风行的时候,玩家们或许还笃信“玩游戏的都是朋友”,或许并未像今天这样,对游戏角色有太多的独占欲。那时似乎也没有什么“我玩xx游戏,就是比你玩xx游戏更高级”的普遍优越感,更没有对厂商、销售数据——这些本不该由玩家关心的东西——的关注。
但也许很早以前就已经是这样了,只是我已经不再年轻,宁愿《仙境传说》和属于它的过往游戏岁月,都美好无暇。
就像这类软乎乎的生物一样,亚文化和亚文化之间的冲突也是软乎乎的。
—— CaesarZX
扫码关注
游研社公众号
小程序
游研社精选
- 首页
-
- 页 / 共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