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用了二十年,辣条书写了一个励志故事

十大恶劣天气
文化 2021-05-14
文化 > 用了二十年,辣条书写了一个励志故事
收听文本
0:00/0:00

辣条恒久远,一根永流传。

这两天,某家知名辣条生产商在港交所提交上市申请,让不少人惊呼“卖辣条竟然也能挣这么多钱”。我们也来聊聊,这样从前让家长谈之色变的“校门口不卫生零食”,是怎么诞生、衰落、又在互联网时代以网红姿态重新复苏的。

有人的地方,就会有辣条。

即便你和笔者一样从来都不吃,今生也注定无法摆脱它那极具辨识度的味道。在突然涌动的童年记忆,在课堂,在办公室,在车厢中,它随时都会让你高呼“防不胜防”。

辣条,早已脱离了“零食”的基本定义:在小朋友眼中,它是一种能够体现出几分叛逆色彩的社交工具;在成年人心中,它是童年记忆的载体,是触发“爷青回”状态的关键道具;在网民手中,被玩坏的辣条早已化身为了一个经典模因。

在为这个最具争议性的国民零食,以及独特的亚文化追根溯源的过程中,我们还发现了它身上所隐藏的励志属性,以及大家之所以对其网络形象趋之若鹜的原因。


1

湖南省岳阳市下辖的平江县,对于辣条爱好者的意义宛如波尔多之于葡萄酒,哈瓦那之于雪茄。这座湘北县城不仅是辣条的发源地,而且从这里走向全国各地的从业者,还构成了整个产业的主力军。

平江县,就是辣条爱好者的耶路撒冷

至今才刚满二十四周岁的辣条,和当地著名的卤味豆制品特产——长寿酱干有着密切的渊源。

根据《平江县志》记载,酱干在清末时就已经为贡品,并且在解放后逐渐发展成为了当地的特色产业。但由于口味独特,且豆制品对包装和运输的要求较高,在省外市场的知名度并不算高。

相传平江茶干是光绪年间参加殿试的湖南籍考生传入皇宫

在当年创造辣条的平江酱干从业者们看来,前者的发明与其说是“故事”,不如说是“事故”。1998年夏,百年不遇的洪涝灾害,给长江中下游地区的农工业生产带来了一定影响。成本的飞涨,更是让当地不少酱干厂家陷入困难。

一些企业主们很快就找到了绝地求生的方法:虽然大豆价格翻了两番,但在初夏就收割完毕,且当时还在实施全国保护价的小麦行情始终稳定。于是,他们尝试用面粉代替豆粉,沿用长寿酱干的传统工艺,创造出了一种大受欢迎的熟面筋卤制品。

“辣条”最初的商品名——“面筋”,一直被不少品牌沿用至今

不难看出,历史层面的辣条是讲故事的好材料。然而,从来没有一家厂家在包装袋或是宣传文案中,去杜撰诸如“四阿哥胤禛靠一根辣条篡改遗诏”之类的野史,或者是将“一骑红尘妃子笑”中的关键字,替换为“老太后”和“大面筋”。

辣条可以,但没有这样做

现实层面的辣条,不仅让当地的食品加工业迅速摆脱困境,而且还很快红遍大江南北。

然而,以平江人为骨干的辣条产业,从未对这段堪比打脸爽文的史诗级逆袭有过任何的渲染。互联网对这段历史的记录,也是微乎其微。

如果不是《南方周末》的这篇访谈,我们根本不知道辣条背后的历史和现代传奇

近二十年来,媒体上同辣条有关的报道,基本都同食品安全有关——劣质原材料、菌落严重超标、添加剂滥用……更不要说还有不时见诸报端的中毒事件。

其中大部分都是客观存在的事实,甚至在特定的历史时期表现得非常突出。

至于属于臆断和误读的部分,辣条行业也从没有进行过任何的辩解。反倒是今天化身“辣条研究社”的我们,想带领大家通过对其生产流程的了解,来探究背后的真相。

辣条的生产方式算不上复杂


2

关于辣条的原料,网络上的传闻可谓是一个比一个骇人—

在“大人”们的敦敦教导之下,大家早已对这些“真相”耳熟能详

通过前文可知,辣条是主料是面粉。加工的第一步,是将发好的面团投入在挤压机,通过螺旋杆的高速搅动产生高温高压环境(200℃,3~8MPa)。

在加工完成,面胚进入常温之后,水分迅速蒸发,变成多孔蓬松的面筋。在经过模具和机械裁剪,就变成常见的条状、柱状和片状形态。

只要你愿意,就可以做成这种形状

单就原料和制作工艺而言,经过挤压膨化生产出来的辣条胚,要比在生产过程中会产生更多有害物质的烘培和油炸加工,甚至是部分水煮食品要更加“绿色”。

新鲜出炉的辣条胚

即便在赋予其“灵魂”,也同时为辣条招来无数非议的调味环节,情况也没有想象中那样糟糕。

以上面这个大家最担心的问题为例:由于动物脂肪容易凝固,会影响普遍采用半透明包装的产品的卖相,所以辣条的用油品质再不济,至少也是植物油。

再加上蔗糖基本不溶于油脂的特性,辣条的甜味主要是靠几种甜蜜素来实现的,诸如“吃一包辣条等于喝三罐可乐”的说法,大家听完笑笑就可以了。

辣条配料表后面那一长串堪称是食品添加剂大全的内容,的确让看后头皮发麻。不过只要品种合法,剂量合规,并不会影响食品的安全性。

其实,和所有通过正规渠道销售的食品一样,单从辣条的配料成分上很难判断它对健康的影响。所以接下来,让我们移步营养成分列表。

如图所见,100g辣条的能量普遍在1500千焦左右——合350大卡上下。虽说绝对值同芝士蛋糕、奶油饼干、巧克力和鱼皮花生等等零食相比要低不少,但依然属于不折不扣的高热量食品。

每百克辣条中包含的有10克蛋白质,已经接近同等重量的鸡蛋和瘦猪肉,看起来是一个“亮点”。只是由于面筋中氨基酸比例的不平衡,使其根本无法充当成为优质蛋白质来源——反正,大家记得吃了也没什么坏处就行了。

真正值得警惕的是盐分和油脂——每百克辣条的脂肪已经完爆炸鸡。钠含量更是远远超过了成年人每天6克的食盐推荐摄入量。长期食用,必将引发“三高”问题和心血管疾病。

根据UP主们的实验,五包辣条的油能炒菜,拧成一股能烧二十分钟……

不过好在辣条辛辣刺激的味道和厚重油脂带来的饱腹感,会让你在短时间内不会产生撕开下一袋的冲动——前提是你足够自律。

综上所述,辣条的“垃圾食品”的属性是没法洗的。但通过对其制作流程的复盘,我们会发现它的原料和工艺并非外界传言的那样不堪。

至于大众对其根深蒂固的恶劣印象,这也的确是辣条在发展过程中的一段无法回避的黑历史。

3

辣条的原产地——平江县位于湖南东北部山区,那里并不出产小麦。为了获得稳定的原料,千禧年前后,一部分辣条生产经营者前往中原产粮大省,利用河南充足的劳动力资源和交通枢流地位,很快就将这一零食产品打向全国市场。

价格低廉,适合儿童的口味,使得辣条长期占据校门口小店的C位

辣条宛如开挂般的发展背后,一系列触目惊心的食品安全黑幕很快也浮出水面。

在众多辣条黑作坊中,上面两张照片已经可以算作是“业界良心”了

辣条市场过去十几年的乱象,大体可以归结为两个原因:

其一是行业门槛低,2003年全年,仅郑州、漯河两地新取得营业执照的辣条企业就有七十多家,更不要说还有大量隐藏在监管和大众视线之外的黑作坊。相关企业普遍规模小,经营不规范。

仅需四千元不到的投资,就能获得一条每天产量60千克的半自动生产线

其二是行业发展速度太快,统一质量标准的长期缺位,导致整个行业在相当一段时间中处于无序竞争和野蛮发展的状态。

直到2019年末,辣条才拥有了自己的“国标”

虽然在2007年之后,湖南、河南、江西等辣条生产大省相继出台了地方标准。但各地对其所属食品类型,以及合规配料认定方式的不统一,进一步加剧了正轨厂家在跨区域销售时的内耗,反而让原本就以逃避监管为首要目标的黑作坊获得了野蛮成长的机会。

“劣币驱逐良币”的定律,很快让陷入恶性竞争的辣条行业迎来了自己的至暗时刻……


4

2005年12月,中央台新闻频道报道了平江县一家食品厂使用违禁添加剂——富马酸二甲酯(俗称“霉克星”)。国家质监总局随即将平江列为全国食品安全重点整治县,并且派专员进驻督导整改。

央媒的曝光,再经过互联网的传播和发酵,辣条一夜之间便沦为人人喊打的过街老鼠。

由于当时各地都没有可以对照的食品安全标准,很多地区干脆将其一禁了之,彻底逐出了正规零售市场。辣条也迅速从一片“国民级新兴休闲食品”的蓝海,沦为靠学校周边流量苟延残喘的“五毛钱零食”。

为了榨干小朋友零花钱口袋的最后一个钢镚,“黑辣条”厂家们也围绕儿童的认知特点和局限性做足了文章。

比如,他们绝不会让“辣条”这两个洪水猛兽般的大字继续出现在包装袋上,取而代之的是各种耳熟能详的名称和“形象代言人”——

针对小学中高年级学生和初中生的喜好,他们玩起了碰瓷当红影视热点的把戏:

有的干脆搞出“挂羊头卖狗肉”的勾当,把一包包辣条整成了“舌尖上的中国”——

还有的开始为小朋友们网罗“全球风味”——

更有甚者,已经提前顿悟了辣条即将解锁的二次元属性,开始践行“鬼畜精神要从娃娃抓起”——

过剩的产能、高度同质化的产品、日益狭小的用户群、呈一面倒的恶劣社会形象,以及急剧下降的利润率,必然导致恶性循环的加剧。上面的这些奇葩指数爆表的包装袋,正是清晰记录着相关行业当时严重的“内卷”。

可能没有人想到辣条之后也有会被“正名”的一天。


5

2015年,还被普遍认为是“有毒食品”的辣条,几乎是在一夜之间蜕变为了“流量网红”。这种互联网所赋予的形象颠覆,就连从业者们对此也颇感意外。

对此,有人归结为辣条是一种自带梗和流量的零食。它当年的首批消费者,在这个“辣条网红元年”已经长大成人,成为了社交网络时代的中坚力量。

实现“辣条自由”后的他们,更加热衷用这一寄托童年记忆的情怀,来丰富互联网的表达。

辣条在中文互联网的爆红,的确是从2015年前后出现的大批表情包开始的

这种戏剧性转变的内因,是产品良好的质量。

尽管在近二十年的时间里,“辣条”一直都是“黑心零食”的代名词。然而,行业的几个头部企业,一直都在用自己的实际行动,默默捍卫辣条最后的尊严。他们引入了全自动化的生产线,制定了比“地标”更严格的企业标准,杜绝了以防腐剂为代表的敏感食品添加剂的使用。

某著名辣条企业的生产线

也正因为如此,它们才能够在社会舆论的打压和愈发严格的食品安全检查之下存活至今。自己的产品,也始终能够在超市食品货架不起眼的角落,在学生商店柜台的C位获得稳定的曝光率。

辣条也因此没有像“小霸王”、“背背佳”那样彻底沦为童年的记忆碎片,最终让自己以梗图的形式现身网络之后,引发同龄人会心一笑后的病毒式传播。

也正是这批辣条真正意义上的“首批用户”的积极参与,才让相关产业接下来的互联网营销有了抓手,从而实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在多年卧薪尝胆之后终于等到转机的辣条行业,并没有一味渲染情怀,更没有试图强行“洗白”自己。

恰恰相反,它们反而走向了更迎合互联网的“土酷”气质,开始一本正经地搞起自黑和搞怪。

比如某辣条厂编织袋、东北碎花袄加上俊男美女的组合

不放过每一个热点,以及通过内容制造事件的能力,自然而然就塑造出了新时代的网红气质。

能够从人人喊打的“校门口零食”,一跃成为每年高达五百亿产值的大生意,以及中国互联网文化基因的一部分,这的确是历史的必然。

就连BBC在介绍辣条时,也忘记打“阴间滤镜”


展开全文

扫码关注

游研社公众号

小程序

游研社精选

43
快速评论
热门评论
全部评论
评论时间
查看全部评论
  • 首页
  • 下一页
  • 页 / 共
作者:十大恶劣天气
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留下
相关阅读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