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是苦难的。
复工第一天,我的自行车被偷了,证明各行各业确实都开始复工了。
复工第二天,我惊喜地接到了骚扰电话,说明人们的精神需求在不断恢复。
经历一个超长的假期,不少人重新回到了工作岗位,虽然和一个月前相比还是去一样的地点,做一样的工作,但复工后的工作生活比曾经有了不小的变化。
1
以前工作日的早上,起床永远都是在闹钟响过了5分钟之后,起来简单洗一把脸,抓上一件衣服就出门了,冲上公交、地铁,正好能够赶上踩点打卡。
这样简单的日子已经成为了过去,如今上班就如同上战场,出门前先要经过一套严格的整备流程。
起床第一件事,首先向单位、社区填报当天的身体状态,体温正常身体健康的人才有上班的资格。
紧接着要整理装备,佩戴哪种口罩可能会决定一天的状态,医用口罩佩戴舒适但耐久度低,防护能力有限。加95%毒抗性的N95口罩防护性能好,但长时间佩戴会很难受。防毒面具兼顾防护能力和舒适性,但羞耻度高。当然这只是富人的苦恼,不少人还处于担心口罩不够用的阶段。
在此基础上也可以添加手套、护目镜、头盔、雨衣等,组成抗疫者套装,能够获得额外的物理防御和病毒抗性。
除了防护装备,各种辅助道具也不能少了,打火机、一次性手套、牙签、棉签,可以隔绝你不想触碰的污秽之物。酒精喷雾和擦片,能造成神圣伤害,使用后还能加一个短暂的精神力提升buff。
把所有的装备都戴上,才有底气出门,虽然这并不能能够保证绝对的安全,但至少让人心里更踏实。
2
一通折腾之后终于准备出门了,第一次踏出小区,就像第一次走出避难所一样,对这个世界充满了陌生和好奇。
首先想到的问题就是,怎么去单位来着?
这是一个重要的问题,疫情期间处处都要提防传染,而原来的上下班方式可能需要重新评估了。
过去的上班方法,是以不迟到为目标,怎么方便怎么来。平时主要坐公交,来不及的时候网约车。
但如今不迟到已经不是第一要务,人们最关心的是安全。公交、地铁会接触密集的人群,成了风险最大的上班方式。
所以人们会尽量错峰出行,要不很早出门,要不就很晚,上车之后也不那么执着于抢座了,只要离其他人远一点,站着好像也是可以忍受的了。
人们自动保持距离,连眼神交流都没有。不过随着越来越多人开始复工,公交地铁上的人在变得越来越多,距离也越来越近了。
打车上班能避开密集的人群,但也并不保险,毕竟车里是两个人带在密闭的小空间,长达几分钟之久。
有的司机用塑料布将前排和后排直接建立了隔离带,倒瞬间让人安心不少。有些司机全天候开着窗户,让2月的穿堂风一路吹在你脸上,好像是铁了心的要吹出感冒一样。
坐在后座的乘客也没有了从前的从容闲适,而是变成了一路的忐忑。
不论是公交还是打车,都存在安全隐患,因此有的人选择购买私人交通工具,自行车、电瓶车、平衡车的销售开始火爆了起来。
对另一些人来说,共享单车成了救星,每天上班是否迟到完全取决于是路上否能够找到能用的共享单车。但这也造成了另一个问题,带着口罩骑车可能会缺氧,到单位后,可能是意识模糊的。
2020年拥有一台摩托车是多么重要
不管选择哪种方式,疫情中的上班路都是辛苦且充满凶险的,但在终点等待着的,并不是安全。
3
到了单位,气氛同样紧张。进入大楼就需要经过一层层的哨卡,刚走到大门口几个全副武装的人就围拢上来,有的对着脑门来一测温枪,有的伸手讨要证件,有的监督消毒程序。
进了办公室,同事们都全副武装的坐在工位上,因为都带着口罩,办公室里的交流少了很多,周围鸦雀无声的,只能听到鼠标和键盘敲击的声音。
之前来到单位有人会习惯性的道声早,现在连平时的交流都靠心领神会了,嘴里嗯嗯啊啊,加上手上比划,传递物件都要尽量保持无接触。
公司里的零食区变得很少人光顾,反而是原本冷清的洗手台成了热门景点,万年不用的洗手液成了人气单品。
从前单位像是员工的第二个家,人们把自己的工位打造得温馨舒适,桌上摆满了植物、手办、摆饰。
这次回来公司里养的花都萎了,桌上的手办落了一层灰,被各式的洗手液、口罩和消毒剂挡在了后面。
因为疫情期间不能开中央空调,同时还要定时通风换气,导致单位的平均温度低于室外,人们把暖宝宝、小太阳拿了出来,自己躲进了羽绒服里。
还有的全天都戴着帽子,一方面是为了保暖,另一方面也怕自己在家DIY失败的发型被同事检阅。
好不容易等到到了午休时间,这原本是暂时放下工作的放松身心的好时光,现在却成了每天烦心事。
食堂、外卖都存在一定的隐患,很多人选择了自己带饭。一到中午公司的微波炉就连续不停的转,之前从来不做饭的同事,个个都变成了大厨,每天晒着盒饭里的新菜式。
吃饭就要张嘴,张嘴就要摘口罩,几十个人在一个屋子里张着嘴不戴口罩,几乎是这些人一个月以来经历的最恐怖的事了。为了防止可能的病毒传播,有的公司支起了隔板,有的食堂架起了考场。
人们也学会了错峰吃饭,别人吃饭的时候戴上口罩,别人戴上口罩之后自己再吃。还有的地方专门推出了外卖病毒防护罩,让上班的人可以享受一个温馨自闭的私人午休。
虽然现在的午休要消耗花不少的心力,但它仍然有重要的意义。
对一些人来说,午休是他们唯一能在家以外的地方摘掉口罩的时候,呼吸到原生态的空气,也是一天工作中,最舒爽的时候。然而这种舒爽只会持续大概几秒钟,然后就会被随之而来的恐惧所取代。不戴口罩吃饭,就像不系安全绳攀岩一样,暗爽中带着惊险。
所以很多人在吃饭时并没有心情细细品味,也来不及赞叹自己的厨艺,只是一股脑的把饭菜扒进嘴里,戴上口罩再慢慢咀嚼。
4
经过了一天的自闭工作,终于熬到了下班的时间,人们开始逃向家里。
从前即使到了下班时间有些人还是会在座位上多待一会,如今人们的下班要干脆了许多,并不想在单位多待一分钟,能早走绝不加班。尤其在戴了一天口罩之后,大脑也感觉严重缺氧,酸疼的鼻子和耳朵在严重的抗议。
但回家也没有那么容易,首先又要经历一次通勤,而下班的人群可能比上班还要集中。
同时为了使这次下班变得更有意义,回家的路线还要进行周密的计划。如果晚上要吃外卖,就要在回家之前先叫好,与外面同时到达小区门口,否则就得站在门口等外卖了。
这种架子成为了各种小区的标配
哪怕家里暂时不需要,也要顺道路过一些店铺去买点蔬菜、水果、零食什么的,好不容易出了一次门,如果空手而归未免太可惜了。如果有快递可以顺道拿回去,那实在是莫大的幸福。
满载而归回到家里后,还不能立刻休息,首先要对手机、钥匙等装备进行消毒,然后把衣服、口罩妥善安置,喷洒消毒液,开窗通风,沐浴更衣,接着开始准备晚饭和第二天的午饭。
一套流程下来,等到吃完了饭,时间也不早了。拖着疲惫的身体躺在床上,大脑中一片空白。
最后刷着手机,幻想着一切结束的样子,进入梦乡。
5
疫情中的每一天都是艰苦的,离开了家的人们时刻都是忐忑的。
然而生活还是要继续,复工的人们还是要每天穿戴整齐,迎接新的太阳。
疫情中,每个人都在用自己的方式作着斗争,我们也逐渐习惯了脸上的口罩和心中的不安。
人们对痛苦一点点的麻木了,反而更容易发现,周围的一些小快乐、小感动。这种幸福也许不是确实的,在一个月前可能根本算不上快乐,但如今却是我们每天坚持下去的力量。
当痛苦变成了一种常态,我们学会了在痛苦中作乐,也才明白当初的平淡生活是多么的幸福和可贵。
而我们现在承受的一切,也只是为了找回那份平淡而已。
扫码关注
游研社公众号
小程序
游研社精选
- 首页
-
- 页 / 共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