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各位平时睡觉前都会做什么?
是静静的靠着枕头回顾一天的收获;还是拿起枕边书点上台灯翻上几页;或者捧着手机再刷一阵。要说我啊,作为一个游戏Boy,以前最喜欢的就是窝在被窝里打上一会儿掌机。
从任天堂在1980年发明Game&Watch以来,可以握在手上把玩的掌上游戏机(Handheld game console)就开始在玩家手中流行。发展至今,已迭代数番,机器性能成几何倍增长,玩家们能在手头上体验到的冒险愈发波澜壮阔。
老任去年的NS算是现役最强掌上游戏设备了
但是一个略显尴尬的问题渐渐引起我的注意:我发现不论是我,还是曾经的基友,都变得不再宠爱手上的枕边佳人。其中自然是有智能手机的崛起这种显而易见的问题,灵巧方便的手机比掌机更易于携带,更碎片化的体验也极为适合当下年轻人的节奏。
不过客观点来看,掌机在自身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变化也是不容忽视的因素。
为了装下更强劲的芯片、安放更大的屏幕,掌机的体形正在与日俱增,最初的“便携”理念已经离我们渐行渐远。在业界普遍唱衰掌机市场的同时,作为一个玩家,我也有点质疑。
在将来,我们真的还需要掌机吗?或者说,掌机真的还适合我们、适合这个时代吗?
掌上游戏机:掌上才是王道
任天堂的神机——初代GB,就一大砖块
1980年,横井军平为任天堂创造出Game&Watch。起初,这是一个方盒子形状、可以切换游戏的设备,当时老任对它的定位是供大众娱乐消遣的玩具。没承想,这一招无心插柳柳成荫,Game&Watch竟成了现代掌上游戏机的雏形,魅力难挡席卷全球。
后来的1989年,老任发布具有跨时代意义的初版Game Boy,它的尺寸达到惊人的长148×宽90×厚32(mm)。这是一个能有你历史课本厚的家伙,它的宽度和一个成年人手掌比起来也不逞多让。让当时的主要消费者——一个青少年握起来,则显得过于笨重,活脱脱一个防身用的大板砖。
老任很快意识到这个问题,于是瘦身版的Game Boy Pocket在1996年应运而生。主打“袖珍化”的GBP在身材上大概只有初代的三分之二,特别是厚度大幅缩减。作为一个可以随身携带的游戏机,这个尺寸正是消费者们梦寐以求的大小,这就是名副其实的“掌机”。
两个摆一起就大头儿子和小头爸爸的感觉
在同时期,Game Boy的竞争者们不少,不论是雅达利的Lynx、世嘉的Game Gear、或者NEC的PCE-GT,性能上都占据巨大优势。但是这些挑战者门都无一幸免的被Game Boy斩于马下。除了GB成熟的软件环境及经久耐用的优势外,和这些挑战者比起来,GB的便携性也有着功不可没的作用。
有意思的是,上世纪80、90年代的人们还在用着“大哥大”作为移动通讯工具。身材也是方正狭长好大一个。依然是发展到90年代中期,摩托罗拉和诺基亚等老牌手机厂才研发出小巧玲珑的无线电话。年龄稍长一点的读者应该都还记得掌中宝和小灵通吧。
大哥大简直就是把座机的话筒拿在手上打call
在千禧年之前的最后一段时间里,GB系列一直是一家独大的状态。不过也有几个表现亮眼的竞争者,并且,这些虎视眈眈的新人都无一例外在便携度上下足功夫。格斗大厂SNK在1998年拿出来的Neo-Geo Pocket光是听名字就满是精致袖珍;跳槽到万代的“Game Boy之父”横井军平亲自设计的神奇天鹅Wonder Swan与后续机Wonder Swan Color更是突出一个灵动精巧,后者长173×宽128×厚24.3(mm)的尺寸和2001年的GBA难分伯仲,WS则更小巧些。
不少当时有幸入手这两台掌机的玩家都是极为爱不释手的,略可惜的是起步时机较晚的天鹅在软件阵容上过于匮乏,尽管设计出彩却只能惊鸿一现,最后落个草草收尾。
WS和WSC有不少漫改佳作,毕竟万代不缺资源
2001年,无冕之王Game Boy Advance登场,开启对掌机市场为期数年的垄断统治。
从竖版变身为横版的GBA看上去要敦实不少,长144×宽80×厚24(mm)的身材加上塑料的材质很接地气,结识的体重沉甸甸的,拿在手上感觉相当扎实。作为一个消遣用玩具来说,GBA的手感和大小把控非常不赖,深得玩家好评。
但是玩家和老任对掌机便携性的追求与探索依然没有止步,在2003年的情人节,一台引领时代潮流的机器浪漫登场,她是Game Boy Advance SP。这台主机具有时下最流行的“翻盖设计”,闭合状态就一个方正圆润的豆腐块大小,装在牛仔裤兜里都不嫌挤;而打开后上半部分显示画面,下半部分按键操作的设计也显别致,对于一些手大的人来说甚至都娇小得有点过头。
GBA SP的总销量占据GBA系掌机的一半,亮眼的成绩和它的便携性有分不开的干系。
特别值得一说的是,也就是在2002年左右,三星、摩托罗拉、诺基亚的翻盖手机新招频出,反响热烈,看来移动设备的发展方向都有一定方向性。
GBA家族的时尚组合
这场瘦身革命并未结束,2005年,在任天堂都已经推出“次世代掌机”NDS一年后,又一款GBA家族的成员闪亮登场。她用实力诠释了什么才是名正言顺的“掌上游戏机。”
长101×宽50×厚17.2(mm)的身材是什么概念?一个成年男性手长约190mm、宽80mm,女性也就再小上15mm左右的水平。任何一个人都能用手轻松托起这台机器,揣进口袋里都很不容易被发现。尽管为此大幅缩水的屏幕尺寸令打游戏变成一项极费眼神的精细活,但是在不考虑那些非主流的纪念机、DIY机的情况下,在主流移动设备中,这台机器确实称得上是前无古人、甚至后无来者的“掌上游戏机”。
这台生来就为便携而生的作物是Game Boy Micro,请记住她。她是GBA时代最后的荣光,也是掌机作为“掌上游戏机”最纯粹的后裔。
开启次世代:要便携,也要大屏幕
在2004年的年末,任天堂和索尼先后发售自家最新掌机,NDS和PSP。
率先发售的NDS试图沿袭GBA SP的成功案例,依旧采用翻盖设计,还破天荒的祭出上下分屏的逆天设定,自公布之初就赚足眼球。可惜的是,初代NDS也是在外观设计上最饱受诟病的DS系主机。长148.7×宽84.7×厚28.9(mm)的体型其实比起GBA也没差太多,只是扁胖扁胖的外观着实应了玩家们对她的调侃——饭盒。
痛定思痛的任天堂很快在2006年初对NDS强势整容,更轻、更薄、更便携的NDSL艳惊四座。长133.0×宽73.9×厚21.5(mm)的比例圆润得体,闭合后方正滑溜小小巧巧。虽比不得当初GBA SP那般玲珑娇羞,倒也生得一副时尚丽人的模样。即便是后来推出的NDSi也没再在外观大小上作出大改动。不过在NDS末期,老任为了迎合老年市场和对大屏幕有需求的顾客,努力增肥长肉的NDSi XL系列横空出世。长161×宽91.4×厚21.2(mm)的数据无论从哪个角度看都是个庞然大物。这样的家伙和“便携”的理念背道而驰,好在对市场预估准确,卖的还不错。
NDSi和NDSi XL,成长的体态一眼明了
NDS的一生之敌PSP在外观上一直没有太大变化,毕竟技术的索尼从新掌机诞生伊始就主打时尚、年轻、便携的理念。即便如此,挑剔的玩家依然让索尼没有裹足不前,从PSP-1000直至PSP-3000,PSP也一直在瘦身。3K型具有长169.4×宽71.4×厚18.6(mm),重量为189g的匀称体形,堪称完美。玩腻了竖着插进屁股兜里就能带走,相信这台主机一直都是很多玩家们心目中最理想的“掌上情人”。
索尼曾经为推广电子商店,还推出过滑盖设计的PSP GO,外观设计新颖、便携度上乘,卒于理念太超前。
在PSP和NDS的时代,手机也在高速发展
在PSP和NDS疯狂过招那几年,同属移动端的手机市场已经迭代数次。以黑莓为首的商务机曾独领风骚;诺基亚的5230在09年一时风头无俩,巅峰时堪称人手一台的“街机”;苹果的Iphone3GS和Iphone4则后来居上,最终引领移动手机新潮流。
这个时代的移动手机在便携度、美观度、实用度上都有突飞猛进的提升,触摸屏和智能系统实乃天作之合。从这时候开始,同时期的掌机已经在外观设计上跟不上手机的节奏,同为移动领域的两股势力已经开始有明显竞争趋势。
幸运的是,掌机拥有的海量游戏阵容和尚且追得上时代的配置还能留住玩家们的心。
从Nokia 5230到Iphone 4,短短两年时间移动手机市场改天换地
现在进行时:掌机时代的尾巴?
2011年,老任和骚尼又一次不约而同携带新掌机登堂亮相。
一款是师承NDS系的3DS,另一款是从艺PSP系的PSV,两台新主机都在性能上迎头赶上,PSV在发售当年更披挂着“掌上最强游戏设备”的称号,从实际表现上看倒也不假。
但是令人失望的是,两位新人在外观上就是一副混吃等死不思进取的懒样。
这个时代的移动设备都有向大屏幕发展的趋势
这一世代的掌机由内而外都是对前辈的继承升级,更大的屏幕、更强劲的性能、更舒适的按键,一切都旨在带给玩家近乎家用机的体验。直接导致的结果就是便携性的严重受损。
3DS/N3DS/N3DS XL都能横向对比NDSL/NDSi/NDSi XL,整体大小相差不多。倒是阉割了“裸眼3D”功能的2DS和2DS XL在性价比和实用度上都有突破,不过除了小屏幕版本的机器,以上所有机型的横向长度都和Iphone6s plus半斤八两。要知道一个成年人单手握持大号Iphone都难以单手操作,这几台掌机的便携性确实差点意思。
PSV方便也是同样问题
公正来看,PSV相对PSP的各项进步都是响应了玩家的需求,在PSV刚发售的2012年,这绝对是一款实力与外貌兼具的选手。长183.6×宽85.1×厚15.0(mm)的尺寸结合5英寸显示屏来看不算过分,玩家为了大屏幕腾点背包空间不是不行。奈何既生瑜何生亮,PSV在和3DS的竞争中失利,掌机本就不多的领地留给她的发挥空间再次缩水。
PSV的一生都笼罩着淡淡的阴霾。
2011年掌上设备对比图
其实不只是掌机,智能手机也在对大屏幕的追求下愈发和便携理念相去甚远。
动辄就5.8、6.0寸的大屏幕手机占据如今的市场主流。大屏幕点触起来确实是一个爽字了得,不过放裤包里走路时不时就咯得腿尬疼的感觉也饶是不舒服。并且,在前几天美国市场研究公司CIRP公布的2018年第一季度美国苹果手机销售报告表示,4.7寸的Iphone 8占总销量的23%,高于5.8寸的8Plus,这一点也不让人意外(IPX价格太高,目标用户不同,就不做比较了)。
我就喜欢那种一只手就能掌握的世界,哪怕多动一个指头都让我懒癌发作。
就现在来看,任天堂的NS作为可以拿在手上、躺在床上把玩的游戏机,也具备掌机的特点。只是........只是君不见在连接Joy-Con手柄后的“便携模式”下,那长253×宽106(mm)的壮硕身板,要硬说她是掌机,怎么的也得是拿个巨人国度的手作参照吧。
不便随身携带的掌机已经和其诞生之初的“便携式游戏机”这一理念背道而驰,是我们玩家对大屏幕的渴望改变了她,还是时代的发展才造成这一无可避免的因果关系。今年国产手机的一个主旋律是适配手柄操作的“游戏手机”,一方面我们能看出,智能手机正剑拔弩张的把刀指向掌上游戏机腹地,哪怕他们主目标都不是掌机这块小蛋糕;另一方面我们也能判断,掌上游戏设备依然有巨大的潜在用户群。
核心向游戏软件是掌机面对手机的最后一招杀手锏。需要寻思的是,要想兼顾高品质的游戏体验,一个盘靓条顺的大显示器恐怕必不可少,而这恰恰和便携的理念相悖。
也许,只是也许,属于掌机的时代已经到了必须一变的时代。要不,就只能落下帷幕。
扫码关注
游研社公众号

小程序
游研社精选

- 首页
-
- 页 / 共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