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感觉不管是在游戏群里,还是朋友圈,经常能见到有人分享一张“游戏生涯个人喜好表”。如果你还没见过的话,就是这玩意:
说实话,现在音乐软件,社交媒体,甚至地图,都爱整个年度总结,但是我对这些一直都不太感冒。最主要的原因是每当在做新一年的计划的时候,回想去年自己是如何一事无成的,简直相当于一场自我批斗,会让我非常羞耻和惭愧。另外,关于这些总结的讨论挺多的,让我深刻地懂一个道理:
自己没脸看,也不觉得发到网上分享有什么意思,自然让我对这些年度总结兴致都不太高。
不过这次的游戏生涯喜好表,倒还挺不一样的。和数据抓取生成的年度总结不同,做这个总结表需要使用一个网页工具,每一个提名的游戏都得自己手动去填。这当中会有一个思考和选择的过程。比起那些会把英语听力当做小众音乐品味的人工智障总结来说,这个喜好表,在互相炫耀之外,更多的还是游戏爱好者之间互相交流的人情味。
你说这玩意总结它干啥呢
在这儿就不得不夸一下这个表的精巧,很多栏目都是“我最喜欢的”,而不是“我觉得最好的”。虽然同样都是发表观点,但是前者显然更容易让人给出一个放松和真诚的回答,毕竟“喜欢”很多时候是不需要理由的,只要感觉对了就行。比如“我最喜欢的画面”这个项目,我选择的是著名巨魔游戏《Genital Jousting》,每次想到在这款游戏里多人战斗,互相人♂参♂公♂鸡♂的画面时我就忍不住咧开嘴笑。我还见到有朋友选择《死或生:沙滩排球》的,我觉得也很有道理。假如这个栏目是“我觉得最好的画面”,可能我们就都要言不由衷地选《最后生还者》或者《荒野大镖客》,那就着实太没滋没味。
我也喜欢
而那些看起来相对主观性没那么强的项目,其实也有很多自由发挥的空间。比如最致郁的游戏,我见到了从游戏本身出发,选择《飞向月球》或者《主播女孩重度依赖》的朋友,但也有不少像我一样,从游戏实际体验出发,选择《战争雷霆》或者《英雄联盟》的——玩过的都懂,就不展开说了。
一个好玩的现象是,有些项目大家明显有公论。比如最佳剧情,我就见到有不少和我一样选了《生化奇兵:无限》的,《极乐迪斯科》的呼声也很高,这两款游戏也确实实至名归。
但也有一些项目明显个人性很强。像是最被高估的游戏,上榜的五花八门,从战神、地平线5到老头环,所有出名的大作和独立精品都被黑了个遍。
在做这个表的时候,我一开始觉得很简单,越做却越觉得有趣味。榜单里的项目其实很多都是作为玩家平时都会日常交流的内容,很多项目乍一看答案十分明显。但是以这种密度有目的的去集中回顾游戏生涯,却给了我一个用不同视角去审视自我的机会,也让我最后的总结和预想颇为不同。
像是“最喜欢的结局”,我原本觉得应该属于某一款剧情大作,直到我意识到自己在《欧陆风云4》这款历史策略游戏里面可能经历了数百种不同的结果,每一次依然都会津津有味地回看自己创造这段历史的过程。《尼尔:机械纪元》的26个结局也有全部打完的时候,但是《欧陆风云4》的结局永远都存在着让我迷恋的无限可能性。
论罗马复兴的一千种方式
选择《给他爱5》作为我心中“最被低估”的游戏乍一看也有点故意挑事的味道:一款M站评分96,销量逼近两亿套的游戏,怎么能够叫做被低估呢?这也是我拷问良心之后得到的结论。这款游戏担当得起所有的赞誉,不管是枪战、驾驶手感还是剧情都足够让人满足,全叠加在一起更是构成了一座开放世界难以跨越的巅峰。然而这些光环反过来掩盖了游戏剧本惊人的素质。
我始终无法忘怀在一场银行劫案前,两个主角麦克和崔佛的一段对话,麦克经过一番分析,得出崔佛是个文艺青年的结论。这段对话结合游戏其他剧情中的种种细节,将麦克的狡狯和崔佛藏在玩世不恭的面貌下痛苦的心灵刻画得淋漓尽致,整个过程又显得那么自然而云淡风轻。我觉得GTA5是丹·豪瑟剧本的巅峰,在娱乐性和深度上取得了完美的平衡,也没有太多其他欧美大作常见的故作深沉与无病呻吟。但是比起这款游戏取得的其他成就,这部分受到的关注显然暗淡了太多。假如不是要填这个总结表,我可能也不会有机会想到这些。作为一个游戏小编,我觉得这种思考还是挺有益处,至少让自己不会对自己的工作产生一些理所当然的惯性,导致对游戏趣味变得麻木。
当然,刷了一堆朋友们分享的《游戏生涯总结表》以后,最大的收获还是见到了不少平常自己没有关注过的游戏,面对每年都要经历几次的游戏荒又多了一分底气。最近好像另一个《动漫生涯总结表》也广受关注,有了游戏生涯总结的经验,我觉得自己也应该研究研究这个新表,也正好可以让我看看自己到底属于哪一辈的老二次元。
今天鸽了。
——CaesarZX
扫码关注
游研社公众号
小程序
游研社精选
- 首页
-
- 页 / 共页
-
2024咪咕生态大会—益智健康创新发展论坛成功举办 2024年11月19日,2024咪咕生态大会—益智健康创新发展论坛在北京举行。本次活动以“创新发 ...郝磅磅1天前